參觀完了兼六園, 我們再度啟程,
接下來就是這趟的重點行程之一...
經過2個多小時的車程之後,
我們漸漸可以看見佇立在遠方宏偉嚴峻的-- 立山.
趁著領隊買票之際,
我們趕緊四處逛逛, 順便給Iris買了支霜淇淋,
到了山腳下, 其實溫度已經偏低了,
但冷天吃冰, 也有另一番風趣,
特別推薦這邊的霜淇淋, 口味真是濃而不膩, 味道十足阿!!
(其實我在日本吃了幾隻冰淇淋, 每支味道都很濃郁阿!)
立山積雪沉沉, 都得等到春天停雪, 方得以貫通上山之路,
每年的4月17日開通, 我等一行人4月18日造訪,
堪稱今年度黑部立山之旅行程的先鋒部隊了.
領隊經驗豐富, 早已告知我們心裡準備,
'' 人會非常非常的多! ''
先前提到, 在日本自助旅遊也很理想,
這邊就是一個例子, 在登山入口處的一個交通路線告示牌,
讓人清清楚楚知道, 有幾站, 有甚麼種交通工具,
還有如果照著買票劃位的時間走,
幾乎坐完一站再走過去下一站, 下一種交通工具就差不多開動了,
時間規劃挺不錯的!吽戲闖
這邊翻過立山, 過去到黑部下山, 總共會有六種交通工具,
也可以當作是遊戲闖關, 闖完六關就剛好玩到完.
立山被稱做是日本的阿爾卑斯山,
這可不是日本人自己講的, 人家並不是想往臉上貼金,
而是當時有歐洲傳教士來到日本傳教,
思鄉之情下讓他們行經此處有種讚嘆,
" 這裡的美, 簡直媲美阿爾卑斯山! "
現在每年除了觀光客之外, 也有運動人士會來朝聖.
我們首先要坐的是地面覽車, 排隊之餘可以抬頭看看上面的資訊看板,
這邊顯示往上最高峰處, 有2450m, 氣溫是-10度.
就是這一種.
第一關~
搭乘的人實在不少, 看來今年的首發團,
幾乎大家都來了~
在等的時候觀察站務員, 真是替他捏把冷汗,
在擠成沙丁魚的人潮中維持秩序, 可小心別摔下去阿!
終於上車了, 好像日本早上的上班潮一樣,
人真的是像多管火箭一樣, 全擠在一起!
不過還好這一段其實不長, 只有約莫七分鐘的車程,
而且沿途的風光, 越來越美麗.
接下來的這一段要搭乘的是登山公車,
比較需要注意的是, 這一站有50分鐘,
是最長的一段運輸工具時間, 但是別擔心,
大家都一定會有位置坐,
重點, 重點! 這50分鐘千萬別浪費睡覺,
因為風景將更為美麗, 而且司機會向大家介紹沿途的風光,
雖然日語不是人人懂, 但也有中文的廣播會輔助補強.
從美女平往室堂的路上是完全的山路,
蜿蜒奇曲, 搭乘的交通工具是Bus,
所以速度快不起來,
不過這樣的速度剛好讓人可以欣賞風景.
雖然已開山通了道路,
但有些彎角太死, 同時只能單向通車,
遇到會車時, 兩向總會有一方自動的停車禮讓對方先過,
事實上不只是這裡,
日本幾乎到處都是這樣,
車裡讓車,
開車的禮讓行人,
行人禮讓行人,
這就是這個國家的樣子.
人越往高處爬,
雪積的越高, 雪璧的景觀也越見成型.
快要抵達室堂的時候, 人潮也漸漸多了起來,
根據我的觀察(想法),
先前提到這趟tour共有六站, 剛好分布從腳到頭,
每個站都要買票, 而且發車時間都有間隔,
也就是說, 每一車次的運量固定下,
又不會一股腦兒的將遊客全送上山,
這樣的規劃不曉得是不是設計過,
好讓遊客可以每一站停留好好看看這裡,
從頭到腳,
而且又不會造成重點區域擠的水洩不通, 品質變惡,
總之, 個人覺得這樣的規劃挺不錯的!
上到室堂就是立山的最高處了.
也是雪璧奇景的所在.
到這邊時間已經差不多一點多了,
在抵達室堂之前, 沒有東西可以買,
旅行社還體貼的準備了壽司, 飯團的,
就怕團員肚子餓, 真的是就感心,
到了室堂這邊, 吃的算是此趟最不豐富的一餐,
不過我也能接受, 吃的飽便可, 況且口味也不錯,
其實大家都一心一意的想趕快吃完吃去玩雪.
日本很多東西都很精緻,
吃的也搞的很複雜搞剛,
連我夾的那個小墨魚, 裡頭都還塞東西...
趕緊吃完出來玩雪囉!!!!
哇~^^
剛剛在山腳下的滑雪者也是上來到這一帶滑,
在山坡上劃下一道道的軌跡,
身長在台灣的我們, 不常見雪, 興奮大喜.
不免俗的要給它跳躍一下了.
然後躺個大字.
大 字.
人都埋進去了, 接下來換相機埋進去,
看過Mobil 01上曾經出現過的雪裡7D照,
心臟大顆一點, 也來個耐候測試.
再掏出來把雪甩掉, 還真的沒事ㄝ!!
不過回來後川仔提醒我一件事情,
讓我腿稍微軟了一下,
他說:
"雖然7D有這個能耐, 但你不會忘了Sigma是沒有防滴防塵的吧?!"
痾...我一時還真的忘了ㄝ...(軟腿)
好在一切正常, 後面的行程都還是驍勇善戰.
立山的雪之大谷是近幾年來竄起的景點,
但我們來的時候, 人已經非常非常的多了.
最著名的就是--雪璧.
是經過一整個冬天的積雪,
到了春天經過鏟雪車開道後呈現的特殊景象.
我們來的這一年, 積雪約15公尺.
紀錄裡最高的積雪高度有26公尺!
可惜我沒有更廣的鏡頭, 否則這裡的大景拍起來一定更震撼!
這是誰阿?! 真是太帥了...(逃)
附帶一提,
來雪地玩有幾點注意事項,
首先墨鏡是必要的! 原因不是用來耍帥,
陽光的照射下, 整個雪地會彷彿一面大鏡子反射陽光,
以肉眼在雪地下裸視, "很快就會雪盲!"
個人曾有一次雪盲經驗, 當時嚇到差點尿褲子,
才約莫十多分鐘就完全失去視覺, 之後休息了快一個鐘頭才慢慢恢復.
(還以為再也看不到東西了咧!)
接著是注意腳部保暖,
大家到了雪場光顧著玩, 腳一直插在雪裡,
尤其是在雪融之後, 連鞋子都可能溼透,
這樣輕微者整天都得濕著腳很不舒服,
如果嚴重者腳指頭可能凍傷, 拖久了甚至得切除!
解決的方法很簡單,
阿川推薦我可以去五金行買下雨天用的腳套,
將整個腳連鞋子一起包住, 就不會溼透也可以防止熱量溢散.
這邊推一把~
另外喜愛攝影的朋友,
雪地裡的測光需要適應, 記得縮光圈提高快門值,
善用調整EV+ - , 由於攝影者自己也還帶著墨鏡,
有可能參數調整的誤差更大,
記得拍完趕緊找機會確認一下剛剛拍的實際畫面O不OK.
還有低溫之下, 電池的壽命會快速下降,
鏡頭也會有回到室內就起霧的現象,
可以利用暖暖包來克服一下.
其實這是我頭一次在雪地拍照, 經驗不足, 但還是將經驗提出分享.
下一站要到大觀峰了,
搭乘的仍是地纜車, 第三關.
大觀峰這邊的風景也非常非常的漂亮壯觀,
上到觀景台, 登高而望遠, 心胸都開闊了起來!
但人也是很多, 這張合照得來不易.
顛峰極限之後, 許多的不愉快都拋在腦後了.
有種不用嗑藥就可以茫茫的感覺.
日本最流行"XX限定的商品",
都是在該地才有販賣的東西,
這邊我看到了一個很可愛的東西,
烙印黑布立山的年輪蛋糕, 真是惡搞. ^^
接下來這一站, 第四關,
我們要搭乘的是空中纜車.
如果你回頭去看一開始的交通圖就可以發現,
空中纜車將會把我們從立山, 接過去黑部,
這裡有一個特色, 除了迷人的高空風景之外,
這個纜車是過程中, 一個支柱也沒有的!!
一條龍的方式, 從立山直接通到黑部平.
這種工程的難度可見一般.
抵達黑部平之後, 又是另一個平原式的美景,
而且是身處環繞360度都是景觀的一個平原.
剛剛坐下來的纜車回頭.
這樣再看, 仍然是讓人驚歎.
真的很美的一個地方.
做成全景上傳奇摩之後, 卻縮成這麼小不拉機的...#$%&
接下來的第五關要搭乘的是無軌道電車,
外型看起來就是一般的公車, 動力是來自於車頂的引電弓,
蠻符合現在講求的環保設計.
這是一段5公里的隧道,
個人覺得日本將這一段的載具設計成以電為動力,
環不環保還其次, 主要是這樣還可以有助改善隧道內空氣交換不易的缺點,
吃電的就沒有內燃機, 不會排廢氣,
也少了一組引擎維修人員的開銷,
設施內本來就是要用電, 這樣一來只要擴編原本就有的機電人員就可以,
真是有在用頭腦做事的一個國家.
日本很喜歡百選xx景, 連電視都有"珍百景"這種節目,
這黑部湖也是被評選為湖百選之一的.
嗯, 這樣的壯闊美麗,
一點都不浪得虛名.
黑部湖這邊其實是一個水壩,
我們觀賞的地方就在壩堤上,
而第六關, 第六種的交通工具,
其實就是雙腳, 以步輪的方式,
邊走邊欣賞黑部水壩的美, 走過這492公尺的壩堤,
就準備下山了.
但你會捨不得走.
這個地方由於處在山谷間,
因此風勢強勁, 也特別冷,
但站在這穹形拱壩, 那種沉靜壯闊之美,
會讓我有點以為身在夢境裡那樣不切實際.
畫面中山壁上有色差, 就是水位線,
滿水時遊水量兩億噸, 堤高186米,
是日本最高的拱形水庫.
我真的不想走了...
今天拜前人的建設, 我們才能享受這些美景,
與搭乘這些交通工具, 輕鬆上下山,
據說以前的人光出立山就得花6天的時間,
古時有位藩主得罪了將軍遭到討伐, 於是舉家逃亡,
當時帶了伺從1百多人, 最後出立山時僅剩33人.
我想說的是, 其實黑部立山這邊地勢險峻莫名,
日本當初要在這邊建立這麼多工事,
又要鑿隧道, 又蓋水庫, 發電廠的,
是非常非常的不容易, 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後來這個過程還拍成電影, 叫做--"黑部的太陽"
到了富士電台50週年時,
又再度翻拍成連續劇來紀念這件事,
尤其是鑿通隧道這件工程, 由於關係到之後蓋電廠與水庫的運補問題,
又更為關鍵! (這邊附上格友的介紹)
1950年代大戰剛過, 物資缺乏, 更沒有足夠的資金,
許多的地方非得克難進行,因此困難重重也死傷慘重,
我後來爬文找到一個比較專業的隧道工程方面的部落格在介紹黑部,
也分享給有興趣的人可以進去看看.
另,
人家連續劇才兩話, 拍兩集4個鐘頭, 就燒掉台幣3.6億,
我們的雪山隧道也是世界級的工程,
相信也有很多故事可以講,
什麼時候台灣才會拍出比較有意義的連續劇呢?!
走了一整天, 心靈方面的填充不少,
但肉體可累壞了, 今天晚上安排住的旅館,
是富有傳統風味的塌塌米溫泉旅館.
當然也會有和服穿穿,
既然喜愛人家的文化, 也尊重這套衣服,
穿上去之後就別嘻皮笑臉的.
而且沒想到這邊的房務阿桑, 還很親切的進來幫我們舖床,
就是從小叮噹睡的那種壁櫥裡, 拿出床墊及棉被,
然後超級熟練迅速的舖好.
嚇我一跳的兩位老人家, 大概1 分鐘不到就舖好了吧!
差點連拍都來不及...(失敬)
晚上吃的真不錯, 是屬於改良過的懷時料理,
食材不亂來, 東西多又搞剛.
很新鮮的魚生,
附帶一提, 真正的日本料理,
哇沙必不是丟在醬油裡的!
因為它們真正的哇沙必都是現磨, 阿簡單講就是比較珍貴拉!
而吃法是用魚生沾一點哇沙必, 然後沾醬油.
而且我們認為的, 吃魚生要沾哇沙必是為了殺菌,
其實也不太對, 領隊告訴我們,
真正的哇沙必並沒有殺菌的功用, 它的功用是麻痺味覺,
否則新鮮的生魚片吃個幾塊就會想吐了!
沾點哇沙必可以讓你一口一口接下去不會因為生食而反胃.
我相信這一噸的晚餐一定不便宜,
服務人員不斷的上來進行服務,
連天婦羅都是很麻煩的, 剛炸好一塊就呈上一塊,
還有隔壁團員因為不小心打破了一顆蛋,
年紀這麼大的服務阿桑, 竟還跪下來擦拭,
這份敬業精神真是讓我有夠敬佩不已阿!!
(看她雙腳跪下來擦, 我們都想馬上站起來說不要麻煩了~)
然後連一人一小撮的喬麥麵, 也是師父現場桿的!!
鰻魚燒.
滿滿一桌的佳餚都不知道該怎麼吃了.
還有大蟹腳.
(那隻蟹腳原本是我的...#%&*)
回到房間, 到處搜尋一下,
發現到有提供茶具組, 及茶葉,
於是我們就來茶道一下了.
嗨!
請用~
這是第二天的行程, 很難忘,
但後面還有行程, 也讓我很期待.
這邊順便附上黑部 立山的官網.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