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即將結束, 如果說抵達的那一天是最令人興奮期待的日子, 那麼離開這一天就是最抑鬱寡歡的日子,
今天只有跑一個行程的時間, 我們來到了九州旅行必朝聖的太宰府天滿宮,
全日本有許多的天滿宮, 太宰府天滿宮則是全國天滿宮的總本社,
天滿宮這邊主要祭祀的是日本的學問之神"菅原道真", 其實就是好比我們的孔廟或是拜文昌帝君這樣的地方,
菅原道真是平安時代的文學博士, 也是政治人物, 曾受到天皇的重用, 當時甚至還稱讚他的問學造詣勝過唐朝詩人白居易,
然而因為鋒芒太露得罪了皇戚藤原氏而被陷害貶至九州, 兩年後抑鬱而終,
在菅公死後國家除了天災不斷, 也發生不少人禍, 甚至還發生天雷擊中皇宮屋頂而起火的事件,
大家議論紛紛認為是菅原道真陰魂作祟, 死不甘願遂起而祭祀, 一方面是安鎮靈魂,
一方面也是感念他過去為國家的付出.
在陰鬱未晴的天氣裡, 帶著陰鬱不捨歸去的心情, 來到祭祀一位陰鬱而終前人的聖地也是一種巧合吧~.
在日本旅遊的每一天都值得珍惜, 能與親朋好友同遊更是難能可貴,
因此旅程結束踏上歸途時, 心情就像天氣一樣, 濕濕的.
最後一天的移動是坐公車巴士, 基本上公車這個選項是我的最後一個選擇,
理由是我們人數眾多, 又帶著小小孩光是嬰兒車跟各種裝備就足夠麻煩了,
不論上下車或是乘車過程, 無一不是考驗, 其次就是在台灣就已經很少搭公車了.
到了異地只會更生疏而已, 或許如果是只有自己1.2人自由行還可以考慮,
但大隊人馬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不過因為旅行社送了我們公車一日券,
既然免費不用白不用的話, 就鼓起勇氣踹踹看吧!
基本上我們一上車各式人員+裝備就已經佔了半部公車了XD.
終於從地面一睹博多車站的風貌, 原來也是如此巨大的站體阿!
我們要去搭乘太宰府的專車巴士, 搭乘地點是一個多層樓的巴士轉運/總站,
其格局結構與我們台北的京站巴士轉運站如出一轍, 不過他們的導引做得非常好,
很容易就找到我們要搭乘的閘口, 而且閘口也有工作人在維持秩序與計算搭乘人數來調度搭乘班次.
可以看見雖然同一個閘口有不同路線的車輛, 但是地上也有明確的標示,
只要乖乖照著排隊就一定不會錯, 也一定有位置.
Like A Boss XD
一就坐沒多久我就發現這個奇怪的裝置了.
果然馬上就看到Seyia在用, 原來是USB充電插座阿!
沒想到日本的巴士上有這個東西, 還是我實在太久沒坐巴士了.
這是到太宰府的專程巴士, 中間除了機場小停一下外, 其餘沒有停靠,
由博多站到太宰府車程大約4.50分鐘, 其實比想像中還快抵達.
當看到這個迎賓造景就是抵達目的地了.
這就是我們搭乘的太宰府專車"旅人"巴士, 其實呢也有旅人火車的,
列車塗裝與巴士相仿, 而且據我爬文如果是搭列車的話每節車廂都有紀念戳章可以蒐集,
不過如前所述我們是使用贈送的巴士一日券, 所以也就沒有搭乘列車了,
與公車的差異是, 旅人巴士是好比飛狗巴士那樣, 計算好人數並且幫遊客放置好行李以後才發車的巴士,
所以這種專車巴士的搭乘就不像公車那樣緊繃像打仗, 還是給遊客很大方便的.
很漂亮的車身彩繪, 且其塗裝有春夏秋冬四款.
下車的地點是太宰府站, 也就是說搭火車跟搭巴士除了交通工具不同以外, 其餘沒甚麼不同,
車站前廣場就是各種巴士下客及迴轉的地方, 車輛絡繹不絕, 等了有一會兒才趁空隙合照一張,
太宰府站本身就有著與景點和諧的造型設計, 與剛剛的旅人巴士或是旅人列車連結起來,
給人的就是一貫的視覺感受, 這種情況與之前在京都伏見稻荷大社如出一轍,
代表了人家在推展觀光產業這件事情上是認真的, 是有用心在營運管理的,
因為這絕對是要好幾個關節一併串連, 從政府到民間都一次打通才有的結果.
一蘭拉麵到了太宰府依然需要排隊, 特別的是太宰府這邊的一蘭相較它地又更別出心裁,
1.使用五角型的筷子, 五角的日文音近”合格”.
2.使用麵條的長度是一般的兩倍長, 統一59cm不僅是取合格的諧音, 也有幸福長久的意思.
3.店裏水杯比其他分店高, 有”超越”的涵義.
4.這家店的把碗底印的是”決定”(確定)兩字, 一般則是印上”能把最後一滴湯都喝完是最棒的事了!”
足見日本在行銷上確實很有創意.
下車地點幾乎就是散策的起點, 真的是非常好的安排阿!!
神社前的表參道也是行人限定徒步區, 兩側的店家琳朗滿目,
與之前在清水寺附近的二三年坂十分類似, 只是這邊沒有那麼樣的萬人空巷,
相對逛起來品質就好多了阿~
令人激賞的惟惟, 對攝影有興趣的話, 這個熱誠就對了!
神社表參道上最多的莫過於與菅原道貞相關的梅系列產品了.
每四根木頭相接成一個結構支點, 採用了2000根木頭素材來堆接,
在日光的照射下, 暗影交錯彷彿化為另一道藝術樹林, 空氣流動感強烈,
視覺衝擊每一位旅人, 這是由隈 研吾所設計的星巴克太宰府天滿宮店.
2011年隈 研吾為福岡太宰府天滿宮所打造的表參道門市, 在當時這間被譽為全球最美星巴克的門市,
不僅為老街古蹟注入時髦魅力, 更是開啟隈 研吾與星巴克合作積極打造在地特色門市的濫觴,
此後隈 研吾也曾在花蓮打造全球首間貨櫃星巴克, 而繼西雅圖、紐約、上海和米蘭後,
隈 研吾與星巴克又在東京中目黑開啟了第五間星巴克頂級旗艦門市,
這樣的組合儼然成為熱愛設計與建築的旅人踩點必朝聖的景觀.
在正式進入神社前, 先祭祭五臟廟, 畢竟"先顧巴度, 再顧佛祖".
由於小Q越來越大, 也越來越有主見, 又正值模仿階段,
執意要自己(假裝)吃泥, 其實平常在家十分規律不會有這麼多意見的,
但是外出幾天不論作息, 睡眠全亂了套, 吃飯當然也是亂流, Q這樣你老母超難餵妳的阿><
這家餐廳角落也放置了雛人形.
源自平安時代的"雛祭"乃日本女孩的節日, 原本是農曆的三月初三, 明治維新後改為西曆3月3日,
當時有在河邊借由流放紙娃娃讓厄運或病痛隨河水流去以替家中女兒祈福的習俗,
到了江戶時代演變成貴族間給女兒的嫁妝之一, 由於日本人視奇數為吉數因此通常為五或七階.
壞女孩惹人愛.
把手伸進去抓一個籤出來, 以兌換店內獎品, 抽一次500元, 還蠻有趣的.
請你在5秒內下好離手, 未來有無限的希望與可能XD
來到太宰府的話當然是為了祈願考試合格, 跟我們拜文昌廟一模一樣.
菅原道真於845年誕生於文學世家, 當時正期提倡學問的嵯峨天皇時期,
據說菅原道真5歲時就會吟詠和歌, 之後也展現了驚人的文學天分被稱神童,
據傳在被任命為地方官”讚岐守”的時候, 因受到當地居民的信任和愛戴, 而得到當時宇多天皇的寵信,
然而人紅遭嫉, 在醍醐天皇繼位後,
當時擁有很大勢力的藤原家和公卿們陰謀使他降職為筑前國大宰府的權帥流放至九州, 終於在903年去世.
菅原道真抑鬱而終, 當後人將遺體送往京都時, 在離太宰府不遠的地方拉牛車的牛很突然的停止不動,
人們便認為這是因為菅原道真不想離開此地, 於是尊重他的遺志就地築墓,
菅原道真死後, 京都就瀰漫著被稱為”道真作祟”的不祥傳說, 如疾病和異常氣象等天災不斷,
為了鎮壓菅原道真的作祟於是在919年在墳墓上興建了一座神社, 這就是太宰府天滿宮的起源,
而當時拉車的牛也被稱為”御神牛”, 是菅公守護神的意義, 因此神社內到處都有牛的塑像.
摸摸牛頭牛角, 也被認為是長智慧的象徵.
進入太宰府境內有橫跨著池子的小橋, 池塘如”心”字這便是「心字池(Shinjiike)」.
池上有三座通往本殿的小橋則是代表著「過去」、「現在」及「未來」, 通過這些橋以身心俱淨的狀態來到神明面前參拜.
說到菅原道真就會連想到梅花, 菅原道真和梅花的關係深遠,
一代文學士菅原道真和梅花結下不解之緣, 可能是因為其透過文學長期接觸中國文化,
而中國的國花是梅花的關係, 當菅原道真必須要和種在家裏的梅花道別時, 菅原道真所作的非常有名的和歌,
「梅花啊, 當春風吹起時, 請把花香味兒送來給我. 即使主人不在也不要忘了春天喔」
(梅よ春風が吹いたら、いい匂いを送っておくれ。主がいなくても春を忘れないよう),
此和歌表現出深深的哀傷, 也可得知菅公如何深愛著梅花,
民間更有傳說, 梅花因為悲傷過度, 太思念著菅原道真, 因而一夜從京都飛到太宰府來, 這就是有名的”飛梅傳說”,
據說現在全國各地供奉給菅原道真的梅花稱為”獻梅”, 其種類有197種,
因梅花種類太多有極早開、早開、正在開、遅開和極晚開等, 所以每逢1月底~4月上旬各種梅花競相爭艷,
都能欣賞到五彩繽紛的梅花世界, 賞梅最佳時間則是2月下旬~3月上旬左右.
我們造訪太宰府的時間3月上旬, 正值綻放花期實在幸運.
推著嬰兒車不便上橋, 於是繞路從一旁的菖蒲園經過,
除了梅花, 菖蒲園種植了多達50種類3萬株的菖蒲花, 每年6月上旬~中旬是奼紫嫣紅的時期,
只是我們3月造訪, 迎接我們的是滿滿靓梅.
或許照片看不太出來, 實際上當天幾乎整日下雨, 間歇的陽光抵擋不了厚重的霪雨.
進入正殿時雨已經大到沒有雨具就會濕透的地步.
這邊就是正殿, 只是陰雨綿綿.
滿滿的祈願繪馬, 將心願傳達給神明.
大家在參拜時是否有留意到, 在正殿裡供奉的不是神像而是一面圓形鏡子, 在日本的神道教裡祭祀的神明沒有具體形象,
這點與台灣廟宇供俸神像大相逕庭, 日本神道教相信神明會依附在大自然的物體上,
比方說岩石、木頭、稻穗....等, 而木劍、勾玉或鏡子亦是從古流傳至今的祭祀道具,
在天滿宮裡這面明鏡就是神明的象徵, 虔誠的信徒也能透過鏡面無暇的反射, 誠實反省自身、潔淨並精進.
正殿前面這株盛開的梅花樹, 就是一夜飛梅傳說中的那株梅花樹.
返回路上表參道前幾攤屋台, 可能因為天氣不好而生意欠佳.
“梅枝餅”是太宰府隨處可見的經典小吃, 據傳受讒言迫害而被流放至太宰府的一代文人菅原道真,
當時還不太適應當地生活, 一名老婦便好心地做了烤餅插上梅枝送給道真吃, 而成為今日”梅枝餅”的由來.
結束太宰府的行程, 在等車的空檔也來小開箱一下,
吃的時候還是剛做好的, 外皮因烤而略帶酥脆, 表皮內層則Q彈有勁, 紅豆內餡甜而不膩而且竟帶有一點鹹香,
回程的旅人巴士是另一種塗裝.
太宰府是本趟九州旅程的最後一個景點, 回到福岡飯店後我們就準備出發到機場了,
旅程中的最後一張景點合照, 不知是否感染菅原道貞的抑鬱, 而帶有一絲惆悵.
日本的街頭雖然車水馬龍但交通給人既守法又有秩序的感覺, 日本做為汽車生產大國, 人多車多不在話下,
但卻是全世界車禍死亡率最低的國家, 但是你知道日本在昭和30年代也曾經是交通混亂, 開車的人不守法,
酒駕情況極為嚴重, 而且撞死的人當中有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及小朋友, 也就是國家未來的棟樑.
1955-1964年間, 日本因為交通事故喪命的人數來到16765人,
中日甲午戰爭打了2年(1894-1895年)死傷人數為17282人,
日本政府認為這樣的情況已經等同於戰爭, 於是下決心真正的想要改變這個情況,
稱之為"交通戰爭".
日本政府主要從三個面向來著手, 提高罰則, 交通教育, 道路規劃.
<提高罰則>
闖紅燈、未禮讓行人罰9千日圓(約台幣2500元), 違規變換車道, 使用手機罰6千日圓(約台幣1500元....等等,
就拿台灣很在乎的酒駕來說, 除了吊扣駕照不說, 酒駕罰金可高達百萬日圓(約台幣30萬元),
這只是行政罰處罰的部分, 如果有撞傷/死人, 刑罰的部分撞傷人可關15年以下, 撞死人的話最多可關20年以下,
還沒結束日本酒駕採連坐法, 如果知道駕駛酒駕的話同車乘客, 借車人一起處罰, 還連帶提供給你酒精飲料的人或店家也都一併處罰.
罰錢事小"違規計點"才嚇人, 闖紅燈, 違停記2點, 沒繫安全帶記1點, 而肇事傷害45~62點, 酒駕35點,
疲勞駕駛25點, 無照駕駛19點, 而如果是無前科者, 記6點就吊銷駕照一個月, 15點直接註銷駕照, 且一年內不得重考,
要知道日本考駕照難度高可不是跟台灣一樣的, 且重考駕照若遇主考官刁難, 幾乎不太可能再考到, 也等於一生無法再開車.
此外違反規定其繁瑣的手續讓你跑不完, 違反日本交通規則, 並不是繳罰款或交回駕照就結束,
有時需經過多次問訊、判決, 若在外地違規被抓到, 一樣要到當時違規地點, 違規者需耗費時間疲於奔命,
可說是種疲勞轟炸.
<交通教育>
日本考取駕照費用高, 考試嚴格, 以機車來說在日本沒有上駕訓班就去考駕照, 平均要考15次以上才會合格,
2011年的時候甚至平均要考29次才合格, 在日本考機車駕照大約要一萬日幣, 考15次的話就是要15萬日幣,
但是上駕訓班更貴更辛苦, 比如日本汽車駕訓訓班的費用大約要價30萬日幣左右, 還要上26小時交通規則課程,
以及34小時的實駕, 因此要考試大多得花上2個月, 術科考試的時候除了路線是當天才知道外,
最後甚至有一關叫做"危險預測"的測驗, 是給應考人出一個情境題沒有標準答案, 目的是要測驗你的判斷能力及危機處理能力,
困難的考照制度就是要讓真正在「駕駛技術」, 以及「駕駛觀念」都合格的人才能上路,
台灣的駕照幾乎人人都能輕易考取, 大量發照的結果就是人人都有駕照, 卻不是人人都有資格上路,.
此外日本駕照顏色分三級, 且有嚴格使用期限, 新手拿到的綠色駕照有2年效期, 接著要換成多數日本人擁有的藍色駕照, 需
接受2小時講習, 若後續3年都沒發生事故, 才能獲得金色駕照升級「優良駕駛」, 爾後便依照違規與否, 發給駕照效期.
同時也用"貼紙"來辨識駕駛身份, 日本要求新手駕駛考取駕照一年內, 必須貼上「若葉標誌」,
另外還有年長者, 身障者, 聽損者的專屬貼紙, 日前更傳出將推出外國人專屬貼紙, 用來提示其他用路人留意與體諒.
除了嚴格的制度與規範外, 日本學校會聘請由特技人員組成的道安宣導公司, “真人上演”模擬車禍,
透過模擬示範行車應注意的行為, 及不遵守安全規則易引發的後果(例如人被捲入車底等),
呈現車禍真實感的震撼教育.
<道路規劃>
日本政府大魄力的重新規劃許多道路, 例如之前京都遊記所提到令人跌破眼鏡的"京都四条通人行道拓寬計畫",
日本的城市是為行人設計, 人行道的面積幾乎與車道同寬, 沒有太多的模糊空間就沒有像台灣滿滿的路邊停車,
因為在這種設計下只要一路邊臨停道路就阻塞了, 用路人根本無法臨停, 其他如使用不同顏色的道路鋪面(注意上圖)以做識別,
此外日本的交通號誌機密度堪稱世界第一, 其密度為英國的5倍, 美國的16倍.
這張圖就是日本的"矢印式信號機".
通常紅燈停, 綠燈行, 但是紅燈加上綠燈到底可不可以前進? 這種看似矛盾的號誌, 其實也再次展現出日本獨特的細膩.
上圖所示的意思就是, 汽車除了直走跟左轉以外, 其他的行進方向都是禁止的.
但如果像是這個呢?
在日本的交通號誌裡頭, 綠色箭頭是針對汽車的, 而且綠燈的號誌位階高於紅燈跟黃燈,
這個號誌的意思是, 汽車可以順著箭頭的方向走, 但是對於行人而言是紅燈,
行人的號誌明明就已經變紅燈了(汽車才能走), 為何還要多此一舉再再顯示於汽車號誌上呢?!
其實就是在提醒汽車駕駛人, 雖然你可以順著號誌前進了, 而行人端也是紅燈了,
但是還是請汽車駕駛人可以同時注意到行人號誌是否變化, 請汽車多注意到行人的意思,
從這種好像脫褲子放屁的號誌來看, 日本真的很重視"行人".
其他的政策或手段還有, 比方日本政府規定有車位才能買車, 而且車位必須離家2公里內,
也想方設法解決高齡駕車問題, 日本也注意到高齡駕車事故的問題,
愛知縣警察局用「終身拉麵優惠」來吸引長者歸還駕照,
還有殯葬業者推出喪禮優惠方案當作誘因, 吸引長者放棄駕照, 請不要嗤之以鼻, 日本之所以成為先進國家,
其國民的水準與思維也同樣先進, 有許多老人並不忌諱談生死,
甚至在忘年會(老人會)的時候會跟自己年齡相仿的好友討論自己希望下葬的方式等等.
從這些各種不同面向的努力看來, 你會相信日本政府是真心想要大破大立的往好處求進步.
再次回到福岡機場有點小驚訝的是, 福岡機場要出境這邊的流程是"先作安檢",
一般我們出境都是在過海關與移民署的時候才一併作安檢, 沒想到FUK這邊是先從安檢開始,
之後才去航空公司櫃檯報到與之後的一切流程.
小插曲是我們因為帶小小孩禮遇通關, 不過X光機一直出現異常, 於是被請到旁邊去作詳查,
可是說也奇怪安檢人員也看不出異常, 但是重新過X機就是顯示異常, 幾次之後行李越查越細,
最後在小Q的行李袋, 裡面的餐盒, 當中的一台小型風扇(用來吹涼熱泥)誤觸開啟了,
沒想到這麼細微的地方都被偵測出來, 這安檢密度可真不是蓋的,
每一次經過被機器打槍轉為人工詳查的是一位姊姊, 但起先都查不出問題,
這時候我覺得尷尬, 查驗人員也覺得尷尬, 最後終於發現問題的時候我們可以感覺彼此都鬆了一口氣,
互看一眼笑了出來, 查驗過程始終客客氣氣, 是個蠻有趣的旅行經驗.
Penny姊一家同樣要返回小港機場, 我們則是要回桃機,
在此要分道揚鑣了, 離別總是不捨, 但說再見是為了下次能再見.
See you later, alligator!
After a while, crocodile!
So long, King Kong!
Take care, polar bear!
日本機場離境的時候很容易發現扭蛋機, 就是把你在最後離開前把僅剩的日幣銅板給賺走,
個人覺得日本的扭蛋食玩真的很鬼才, 想到把玩具裝在一顆塑膠球裡, 然後一整個系列的角色, 又因為機器亂數釋放的關係,
讓想要的人不斷的把錢投進去, 帶有一點博弈的味道, 小時候我曾經在百貨公司玩具部打過工,
眾多的玩具被分門別類, 然而光"扭蛋食玩"就是其中一個類別, 而且更讓我訝異的是,
不用雇請員工的扭蛋區, 最後結餘的業績, 竟然是所有種類的第二名!
Q這是妳第二次出國歐, 爸媽感覺妳每一次出國回來以後就有一個跳躍式的成長進步,
爸媽相信每一個行為每一次外出都有著意想不到的進化在默默影響,
這個世界真的太大了, 而我們居住的台灣真的太小了, 小到連人的所見所為, 甚至思想觀念都很狹窄,
爸媽不奢求妳將來在課業名列前茅, 但是爸媽希望妳有著與別人不同, 先進, 又大器的思維,
因為妳的未來不在台灣, 而是放眼全世界, 因此只要爸媽還有能力, 一定會盡量帶妳多看看這個世界.
許多人會說帶著小孩出遊她根本沒有記憶, 只是滿足大人的慾望,
其實沒有記憶這點有一個問題, 我們可以反問這個觀點就是,
你記得10年前出國旅遊過程的點點滴滴嗎? 誰會記得, 但你不是大人嗎?
記不記得的關鍵是在於沒有拍照或紀錄, 以及你當時看待的用心程度,
以我自己來說, 每一趟旅程前的規畫與研究, 過程拍下大量照片,
回來後甚至會花費超過一個月的時間來整理與紀錄, 剪輯成影片, 寫成遊記最後輸出成一本本的旅遊書,
因為我就是用這樣態度在看待每一次出國旅遊, 如果做到這個程度了, 就算將來我得了老年癡呆症,
我的子孫仍然可以從這些具體的東西裡, 再度回憶與品嘗當時的過程與心情.
至於單純滿足大人慾望這點, 個人認為與我國的教育造成的文化與環境差異有關,
所以才會產生這種直線式的想法, 其實育兒與親子關係密不可分,
可很多人尤(其是長輩)會以為把孩子放著自己玩, 自己在一旁看電視或滑手機就是陪伴,
或是每天忙於工作讓孩子一直在自己視線內就是感情親密, 這樣是不對的!
真正的陪伴, 是你與孩子一起做任何事情, 不論那件事情對大人來說有多無聊或是多微不足道,
當你與孩子一起做, 一起經歷的時候, 有心靈上的交流, 那才是真正的陪伴!
這種有效的陪伴從越小開始越珍貴, 時間累積足夠時親子關係才會親密,
當孩子把你當一回事的時候, 你才能以身體力行的方式影響她, 行為才不會偏差, 觀念才會正確,
所謂育兒不僅僅只是把孩子養大, 你需要思考的是, 如何讓孩子在18歲以後還願意跟你講她心裡的話,
陪伴是無時不刻的, 這一趟九州之旅小Q才兩歲, 但是那種一同經歷酸甜苦辣的過程, 絕對會在彼此的心中發酵,
而不會是無謂蒸發, 我們對於這趟旅程到十分珍惜, 雖然是這麼辛苦又不容易的過程,
但我們珍惜點滴也甘之如飴, 而且, 我們會儘可能地讓故事延續下去.
夜幕低垂的時候, 是沉澱心情的時候,
我們需要調適心情來面對, 從天堂回到人間.
任務圓滿達成.
(在太宰府轉到的柴犬食玩好像)
每次有出國最令人放心不下的就是狗子了, 錢錢你仍然是我們的愛,
並沒有因為妹妹的出生而減少你知道嗎?!
玩故事, 故事完.